中文 ENGLISH

困难面前不低头 荣誉面前不骄傲

发布日期:2012-09-07 22:58:19 浏览次数:2867

 
困难面前不低头  荣誉面前不骄傲
 
――记省十大“能工巧匠”获得者胡以
 
化肥公司工会  宋百胜
 
      胡以是化肥公司合成车间维修班班长,从 1995年至今,一直从事着设备维修工作,一干就是18年。在这18年的工作中,他凭着一股用不完的干劲在平凡艰苦的维修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顽强拼搏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展示着坚毅稳重,忠于职守的态度。胡以正是凭着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好,练就了一身能看出事故苗头,听出设备隐患,找出问题故障,快速进行解决的硬功夫。他也就是凭着平时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用心学艺,苦练本领,掌握技能,他先后获取了多项技术进步与创新奖,又获得了省十大“能工巧匠”的光荣称号。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为了尽快的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的需要,早在1993年在原化肥厂期间,胡以就开始了对维修知识的储备,多方求教有关压缩机组装与维修技术。在当时业务上不熟练,技术上摸不透,他就积极向领导和向工友请教。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钻研,他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几年后业务上就能独当一面,成为了压缩机维修骨干。在1995年原化肥厂搬迁过程中,凭着对压缩机安装及维修方面的技能,胡以有幸参与了H8压缩机的组装与调试工作,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长进。在实践的同时,胡以不忘为自己充电,他先后学习了《钳工工艺》、《化工机械与原理》、《化工设备》、《化工机器安装与修理》等多种专业书籍,理论水平的提升,也促使自己很快走上了基层班长岗位,这也更加激发了胡以要争当维修行业领头羊、技术比武排头兵的决心与斗志。
 
     2000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先后从白湖化肥厂和望江化肥厂购买了3台M8型压缩机来淘汰L3.3型压缩机,面对新机型又是倒闭企业转卖的旧设备,许多的零部件、分离器、缓冲罐、冷排管堆了好几大堆,要想将这些东西组装成成套的机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可就在这前所未有的困难前,胡以带领着他的班组成员站了出来,从基础浇筑、压浆、机身的校正、缸体及内部传动件的组装,每一道工序都耗费了安装组成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旧部件及零部件在拆卸及装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被他们一次次的化解,凭着他们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在他和大家一起的努力下,此次的安装调试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胡以同志爱动脑筋,动手能力极强,在维修时他总是坚守在现场,不放过任何迹象,不断的总结与改进,不断延长设备的运行周期。例如在对压缩机的活塞杆填料组装中。装配质量与间隙大小直接影响着填料及至整台压缩机的运行效果,通常厂家的技术标准放的非常宽,确保活塞杆及填料温度不致过高而停机检修。这也往往运行不到好长时间就会出现漏气现象,增加了检修频率,减小了机组的开工率。针对这种普遍现象,胡以大胆摸索,不断创新,反复尝试,最终将原来的间隙0.28-0.48mm调整到0.20-0.25mm,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这标准也被采纳成为公司至今使用的检修规程标准。又如在4M8机十字头体修复的这个项目上,胡以费尽心思,在模具制作、铂金熔化与浇筑、油道钻孔及配合面刮研等一系列问题上反复钻研,多次试验,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公司颁发的技术革新成果三等奖。
 
      面对荣誉与奖励,胡以在技术革新的劲头更足了,成果更多了。如:原精炼工段柱塞式计量泵因球阀受液体上下冲击使球座磨损严重,多次出现事故,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胡以同志结合铜液泵单向阀的工作原理,提出对计量泵双球阀进行改造,采用下导式蘑菇型阀,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又如:2004年脱硫罗茨机密封出现很大问题,漏气一直不能解决,直接影响安全生产,也是胡以同车间人员一起,出谋划策大胆设想,最终提出了较好的改造方案,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两项改造也分别获得了公司技术成果奖,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成功,胡以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也一次次的挑战着自我。
 
      在公司2009年实施的年产12万吨合成氨技术扩规工程过程中,合成车间要新上3台6M32型压缩机,每台机组相当于5台H8型压缩机的打气量。面对如此庞大的机组和许多从未涉及过的装配技术,胡以同志把困难当做机会,一边要维护好当时还处于运行状态的生产系统,一边没日没夜地跟安装工人们一起学习每一个装配细节,测量每一道装配数据。这样坚持了三个多月,没有节假日,每天都跟安装人员一道加班,全程把好质量关,自己又学到了许多实践技能,为三台压缩机组一次性开车成功和开车后长周期安全高效运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技独秀不是春”。胡以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他也时刻不忘提高整个班组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走上班长岗位后,他更注重开展传、帮、带工作。先后从胡以维修班走出来的技术人员已分布在迈笛科每个角落,有的大专院校毕业生更是走上了领导岗位,从事设备管理和技术工作。而胡以同志仍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和班组成员们一起,挥洒着青春、挥洒着汗水,为大型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胡以多次受公司表彰和嘉奖,2009年获得了市首届十大能工巧匠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了省十大能工巧匠荣誉称号,同时又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节获得者。他技术能有这样的提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既是自身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实践的结果,也是公司不断培养不断激励不断鞭策的结果。希望他继续保持困难面前不低头、荣誉面前不骄傲的风格,继续提高技能,多搞技术革新,做好大家表率,努力完成任务,为公司现阶段的大发展、大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